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

台灣現代詩的發展

台灣現代詩的發展應可以說先是橫的移植,從歐美詩體的觀摩,摸索著走中國現代詩的形式。再加入縱的繼承,從中國文化中吸取養分,讓古老的意象,融入到現代生活思路中。
對於西方文學中的詩作品,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極少接觸,出版物的翻譯又是莠多於良。如果是直接看原文,語言的素養又不夠。在閱讀的過程中,語言成了一堵難以翻越的高牆。
到了最近這些年,翻譯的素質已經提升很多,專業者的介入,讓翻譯作品比較能夠抓住了原著的精神,而一窺原作的精采之處。
讀詩當然是以能夠讀原作為佳,但是退而求其次,就要求助於好的譯本。在我所購買的書中,感覺翻譯及評論做的相當好的有:
艾蜜莉.狄金生詩選,董恆秀&賴傑威譯/評,貓頭鷹出版社
杜伊諾哀歌,劉皓明譯,台灣商務印書館
寫給雨季的歌: 伊莉莎白.碧許詩選,曾珍珍譯,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在文學評論上,對於詩的思想背景做較系統概念上的介紹的,可參閱:
當代文學論集,蔡源煌著,書林出版社,英美現代詩的認識論基礎
寫作是一種實踐的過程,透過筆,把心中的意念紀錄定型下來。而文學更是基於寫作,表現出生命本體的真實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