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

德國詩人里爾克的詠玫瑰詩

駐存于寂默,無盡的開啟,
運用空間卻不佔有空間;
自那空間,週遭事物隱逝,
不具輪廓宛若淺色畫底。
只有內心的奇幻的柔媚
自我明亮一直到極邊緣。(程抱一譯)

Living in silence, endless opening out,
Space being used, but without space being taken
From that space which the things around diminish;
Absence of outline, like untainted groundwork
And mere within; much that is strangely tender
And self-illuminating to the brim.(英譯)

為了表現存在的內動性,不用名詞也不用動詞,而用界于兩者之間的副動式。
穿過姿韻及芬芳,他企求領會造物的含意。最高的象徵:玫瑰。層出不窮的欲望,穿過「啟放」與「包收」的互參,在精神的空間裡,達到完整的存在。(程抱一)

讀書筆記
在詩中「開啟」的意思和海德格在「存在與時間」中所說的「敞開」狀態似乎有著一些關聯性。「存在與時間」發表於1927年,而里爾克於1926年過世,詩人敏感的心靈總是早一步闡述出時代的思潮。
在「存在與時間」中,海德格提出人和萬物是互相聯繫著的,但人對他自己與萬物的關係又是怎樣「明白」的呢?這種「明白」對人來說是至為關鍵的,因為只有這種「明白」、「頓悟」才使人意識到自己與萬物的關係。海德格把這種「明白」的境界稱為「敞開」狀態,而這就是他說的「真理」。
玫瑰在寂靜中展示真理,詩人心靈收到這訊息,再藉由詩表達出來。玫瑰的存在是自體完形的呈現,「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」,在自身的存在中,環境已不具影響。從心底透出的自明之光,照亮了自己的世界。這玫瑰不也就是詩人他自己嗎?不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。

沒有留言: